台灣金銀珠寶業起源於早期大陸沿海一帶渡海而來的金銀加工技師,當時並無組織,乃採取家族經營和加工合一的小型經營方式,店員學徒也大多來自家屬或親友的子弟,各銀樓自行營業,甚少來往,學徒出身的師傅大都「只會做、不會說」,因此本書的出土(笑!其實本書己在家擺放超過20年),補足了日治期間台灣金銀細工工藝文獻紀錄的空白。

IMG_0743.JPG 

金銀細金工藝的成品是以黃金、白金、白銀等貴重金屬及各種天然的名貴寶石為原材料,經造型、紋樣設計和工藝加工制作而成的陳設藝術品和裝飾實用品。金銀細金工藝包涵了材料的加工與應用、器型與紋樣的設計、工藝制作以及工匠藝師個人技藝絕巧的表現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台灣日治時期為1895年至1945年之間,基於各種不同的觀點,也有人解讀為日本時代日據時代日本統治時期或是日本殖民時期

台灣近40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並未有良好的美術教育發展;即使中國傳統的文人山水墨畫,在早期台灣也並未隨移墾社會的文化移植而有所表現;清領時期,台灣並無所謂西方美術概念。1895年台灣邁入日治時期之後,藉由教育體系帶來的美術教育,開始將西洋繪畫、日本畫等技法與寫生的概念,傳入台灣。成為公學校學科的西方美術,不但打下台灣美術欣賞的基礎,也在傳承中,出現不少知名畫家

藝術的本質其實是反映人類生活史,溫老師早年有機會接觸許多台灣前輩畫家作品,對前輩畫家戰前戰後成長經歷有相當的興趣,因此二十年前發現這批日治時期圖畫及手工學科課程書籍即視為珍藏,事實上台灣早期的圖畫教育,是依附在公學校圖畫課程上發展起來的,而圖畫課程引用西方教學方式,強調訓練學生的手眼運用,間接讓學生基礎美術有初步認識,奠定台灣圖畫教育發展的基礎。相信這套書籍絶對是台灣美術史上重要且難得的典籍。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日治日時期的野菜指南,本書出版於昭和20年(1945年)二次大戰末期,蒐羅台灣百種常見的野生食用植物,並思考植物體各部份的料理方法,再判斷這些植物作為食品的品質,區分為「優」、「良」、「可」三個等級。當時正值大平洋戰爭末期,物質極為困乏竟然還有餘力出版一本野菜指南,或許真期待著當時的台灣子民在困難的環境裡,能靠著野菜指南,尋找生存的機會。 

IMG_0598.JPG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植物調查史已歷一百多年,可說是台灣各類生物資源調查中起步最早者。其中又以日據時期(1895-1945)所做的調查工作最盛,但早期的標本大部分均送日、歐、美各國蒐藏。由金平亮三接掌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期間(1917-1930),台灣植物的研究中心才逐漸轉移至台北。19284月台北帝國大學成立,植物調查工作轉交由工藤祐舜主持的植物分類生態學室繼續進行,並建立腊葉標本館(即今台灣大學植物系標本館)。1932年工藤氏早逝,由正宗嚴敬及山本由松繼任,至1936年,正宗氏主編之「最新台灣植物總目錄」出版,係當時所有台灣維管束植物的總覽,共收錄了188科、1,174屬、4,837種、12亞種及396變種。

IMG_0580.JPG 

正宗嚴敬 1936年「最新台灣植物總目錄」出版,係當時所有台灣維管束植物的總覽。隨後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軍進佔中南半島、海南島及南洋群島,台北帝大亦負責上述地區的植物資源調查。1943發表「海南島植物誌」1954年「台灣植物目錄」。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據時代對台灣植物資源調查不遺餘力,其中佐佐木舜一(S. Sasaki)在台任職於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今為林業試驗所)。在台灣長達三十年調查研究台灣植物,是一位重要的採集家,幾乎踏遍全台灣可到之處,包括高山、溪谷、海邊及離島地區,舉例來說,單單蘭嶼這個小島,佐佐木氏前後就去過11次,而其發表與台灣植物相關的報告則不下數十篇,於1928年發表「台灣植物名彙」,記載台灣自生植物總數為18511213265種。是台灣植物資源調查研究史非常重要著作。

IMG_0578.JPG 

「台灣植物名彙」(佐佐木舜一Sasaki,1928)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董開章(1909-1998)

董開章,別號天南居士,浙江奉化人,六歲入家鄉宗族祠堂讀書,受堂兄董震文啟蒙書法,青少年時屢受邀請,為鄉人書寫匾額,遠近聞名,後來移居上海,潛心學習書法。一九四八年,大陸山河變色,稍後即隨政府來台,經中國農民銀行董事長竺芝珊看重,延聘到董事會擔任祕書,以迄退休,期間董開章先生更寄情於書法,潛心臨池,博采眾體,最喜愛學習王右軍,寢餽在黃庭經、蘭亭集序、聖教序諸帖卓然有成而自樹一格,名重於藝林。
銳意書道的董開章,後來發起組成「台灣中華書法學會」、「台灣中華硬筆協會」等。曾任常務理事兼總幹事、副秘書長後亦出任該學會理事長等職,致力於書法研究會的推動。多次在海內外舉辦個人書法展,曾獲中山文藝獎,著有《董開章書畫回顧展》,並曾核訂《集王右軍行書千字文》一書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錢君淘(1906-1998)

原名錢錦堂,字豫堂。浙江省桐鄉縣人。1925年畢業於上海藝術師範學校,從豐子愷學習西洋畫,並自學書法、篆刻、國畫。擅裝幀美術及篆刻、書法。以封面設計、書畫、篆刻、音樂出版而名重當代,是我國新文藝書籍裝幀藝術的開拓者之一。魯迅、葉聖陶、巴金、茅盾、郁達夫等人著作的封面,不少出自他之手。研究出版有《春夢恨》、《中國兒歌選》、《小學校音樂集》、《魯迅印譜》、《長征印譜》、《錢君淘畫集》、《錢君淘書籍裝幀藝術選》、《戀歌三十七曲》和《錢君淘書畫篆刻精品集》等。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西冷印社副社長、華東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系教授、桐鄉市君淘藝術院院長、海甯市錢君淘藝術研究館名譽館長。因溫老師早年醉心於篆刻,近十年來復專注於紙質維護暨書畫裝裱,所以在很年輕時就收藏多件錢君淘先生作品。

(一)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陶壽伯 (1901-1997)

陶壽伯先生,字知奮,號萬石老人、疇中老人、萬石層士,江蘇無錫人。1915年 從蘇州唐伯謙與唐仲芳先生習書法,學習拓碑、裱帖、鉤字、刻碑文及硯銘等,從此步入了篆刻藝術生涯。1922年至上海報界工作,師事著名篆刻家趙叔儒,並與書畫界名流相交往,兼習書畫。1930年二十九歲時開始學寫梅,臨摹汪巢林冊頁及百梅圖畫譜並讀王元章之梅花,從此寫墨梅十年至三十九歲時已有墨梅專家的雅號。當時的指導老師是趙叔孺,又拜張大千為師,開始學寫紅梅、綠梅、紅白梅、荷花蔬菜也習趙師之馬、金魚、動物翎毛等,為決心寫好梅花下了不少功夫,除臨摹前人的真跡外並經常到梅園觀察研究梅花的生態,愛梅成癡直到終身,晚精畫梅,人稱梅聖1950年赴香港,後至臺北定居。曾先後在北美、日本、新加坡、香港、南洋等地舉行個人書畫篆刻展。在臺灣有書畫篆刻三絕之譽和梅王 之稱。 

DSCN6310.JPG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晉封(1919-1999)

馬晉封先生,字放之,號子晉,別署煙雨村人、響波樓樓主。民國八年生於山東莒縣。馬氏為莒縣世家,讀書好古,常以筆墨自娛,來台後從心香室傅狷夫先生,專攻山水為傅派代表畫家之一;畢生優遊於翰墨,博覽群籍,時為文暢論藝事。不但是一位才氣縱橫的藝術創作者,也是一位慎思篤行的藝文評論家,創作之際,撰有《藝苑隨筆》、《書法淺釋》、《海天徵聞》、《歷代畫家傳記》、《響波樓詩存》等著作,並有畫集出版,在報章雜誌發表隨筆之藝論,不僅對中西藝術理論及典故多有釐清闡釋,且對傳統文化與社會之互動關係更有反思。

DSCN6293.JPG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源海先生1948年出生於苗栗縣造橋鄉,後遷居苗栗三灣,1975年從萬玉其老師學習花鳥,1991年因經營甄雅堂畫廊的關係,得以親近廣東嶺南大師楊善深,隨同花蓮寫生,並正式入其門牆。李源海承襲楊大師清新的畫風和折衷的理念,其畫風自出機杼,將大自然所觸發的逸趣,轉化為詩意和畫境,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構圖有的壯觀蒼健,有的簡約而形具、細密而不纖弱,變化萬千,深具嶺南派的風格。

DSCN6285.JPG 

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 

grace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